时间:2023-05-04 16:57:02 | 浏览:60
饲养观赏鱼有三大注意要点,这三大注意要点一定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就是鱼缸的水体大小,一个就是鱼缸的过滤系统和水质,另一个就是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和投喂量。
如果我们把这三个条件分开来看,去谈论观赏鱼的饲养密度,根本就不会有具体的答案,即使把这三个要点全部综合起来,还会有主人想要达到的欣赏效果、混养原则、观赏鱼的不同成长期等诸多因素限制。
我们只以比较标准的长一米,宽40厘米,水位高40厘米的鱼缸为例,物理过滤以两层白棉、两层生化棉为主,生化过滤占到鱼缸水体的十分之一,水泵功率以每小时循环八次水体,来大体计算一下一些常见观赏鱼的饲养密度。
这个鱼缸的蓄水量大约就是150升水,我们不能按照最大的量来计算鱼缸水体,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来计算,因为水体还有可能蒸发,过滤槽里的水体就不要再计算在内了。
对于大多数的小型观赏鱼而言,我们还是不要去讲幼鱼了吧,因为大部分的小型观赏鱼,鱼店里售卖的都是亚成体或者成年鱼,即使它们长大了也不会增加太多的有机物或者耗氧量。
这些小型热带鱼,我们比如说孔雀鱼、灯科鱼、迷你鹦鹉鱼、红箭玛丽鱼之类的,总而言之成年鱼的体长最大在10厘米以内吧,可能红箭和蓝曼龙能够大点,对于这些小型鱼,我们是可以按照一公斤水、一公分鱼来计算饲养密度的。
换而言之就是说,假如我们的鱼缸里有150公斤水体,对于体长一厘米的成年小型观赏鱼,在过滤和水泵功率全部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可以最多饲养150条,如果是两厘米的成年小型鱼,那就要减半处理,也就是70条左右。
如果是体长5厘米的成年小型鱼,就只能饲养30条了,150升水的情况下,这里还没有减去鱼缸里铺设的底沙、假山、水草、反气举、水妖精等障碍物所占用的水体。
我们还是以这个一米的鱼缸为例,一般的成年鹦鹉鱼的体长都在10厘米以上,这里指的是最为普通的鹦鹉鱼,如果加上尾巴,有的可能达到12到15厘米,当然了也会有很多的大型鹦鹉鱼。
我们就以12厘米左右的鹦鹉鱼来说,在这个一米的鱼缸里,最多也就是饲养8到10条,这已经是很多了,如果数量再多,我们要么在水质管理上就要费劲,要么在投喂量上就会有损失。
我们别忘了,鹦鹉鱼的增色几乎全靠鱼饲料,一旦投喂量上不去,那么鹦鹉鱼的发色就不会很好,而且鹦鹉鱼还要高温饲养,这个也是为了发色,水温越高,水中的含氧量越低,在水质上就越难以处理,所以说这个饲养密度就是最为省事合适最合适的了,甚至于说已经略微有点多了。
很多鱼友认为,我一开始饲养的鹦鹉鱼只有六七厘米,多养点其实也没有问题,这个养鱼老道是不提倡的,除非是长大以后再去换缸,否则的话都是些未来的难题,包括了投喂过量,鱼缸的水质发红、发黄,都是因为饲养密度大的原因。
鹦鹉鱼和地图鱼比起来,那可是天差地差,因为地图鱼不但是个体超大,而且摄食量巨大,对于水质的破坏度极大,成年的地图鱼个体可以长到30厘米甚至更大。
所以说,对于地图鱼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另眼看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理说成年的地图鱼,在一米的鱼缸里饲养三条基本就是满员了,但是如果我们刚开始饲养的就是三条小地图,这个鱼缸就会显得太空了,一般的小地图就是个六七厘米大,三条地图扔到鱼缸里,几乎是看不到鱼。
这就在于我们鱼主人的自行选择了,到底是根据小鱼苗的个体来定饲养密度,还是根据它们成年后的个体来定饲养密度,这就是鱼主人自己说的算了。
一般的在一米的鱼缸里,地图、鹦鹉、招财混养,这种混养模式很常见,大多数都是从小压成养起,那么我们可以选择饲养六到八条鹦鹉鱼,加上一到三条地图鱼和一条小招财鱼的模式。
总而言之,宁少勿多,以便将来比较好处理,还有的鱼友会想到,自己的饲养水平不是太高,我们提前准备多一些,是不是也可以?
这是为了干嘛呢?预备好有死的啊,中间不慎身亡的。
哈哈,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数量上最好还是以上述的最多数量为限。
实际上我们饲养的越少,它们越不容易患病,也不容易死亡,相反的我们如果备用的太多,由于饲养密度过大,反而容易出现鱼儿死亡的现象。
那么,假如说不是一米的鱼缸,而是一米二的鱼缸,鱼缸宽度够用的话,比如说50厘米的宽度,水位高也在50厘米左右,我们还可以加上一条银龙鱼,大致上就是这么回事。
燕鱼比较喜静,而且在个体上没有七彩大,我这里指的是普通的燕鱼,那么按照成年燕鱼的饲养量,一米的鱼缸里最多饲养10条,如果有成对的,我们要及时往繁殖缸里去分缸。
成年七彩,如果是高身、劈头、立蛋型的品种,一米的鱼缸里还是以8条为宜,它们成年之后也会有打斗,如果是不想繁殖的,饲养密度可以适当加大,如果是想要繁殖,8到10条就是最大量,还是出现成对的就要及时分缸,如果是普通的个体较小的七彩,可以酌情增加,最多以12条成年七彩为限。
至于小鱼苗,还是参考小型观赏鱼的饲养密度,随着不断长大,不断分缸。
如果是泰狮金鱼,成年个体可能是金鱼当中最大的,体长都在20厘米以上,一般的一米鱼缸里只能够饲养4条,最多6条为准,一般的是养不下的。
兰寿金鱼的成年个体可以饲养6到8条左右,而且蓝寿金鱼并不适合这样的高度鱼缸,最好是水位低、宽度大的鱼缸较好,开口敞亮。
因为金鱼不但是耗氧量巨大、食量巨大,而且不喜欢强大的水流,因此饲养密度还是越低越好,草金鱼可以适当增加,但是也要看个体的大小,如果是20厘米以上的草金鱼,一米的鱼缸里也不要超过8条。
至于锦鲤,最好不要在少于一米二的鱼缸里饲养,它们的个体无可限量,具体情况只能是依据金鱼或者草金鱼的个体饲养密度相对来斟酌饲养了。
以上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值,用来给各位鱼友借鉴,具体情况应该以水质和观赏鱼的状态为准。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让我们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有些观赏鱼进入鱼缸后,会引起其他观赏鱼跟着一起怕人。那么,这类的观赏鱼会有哪些呢?锦鲤鱼缸,尽量不要突然间放入一
最近发现又有一波养鱼新手,准备入观赏鱼的坑了,在跟咱们《养鱼说》咨询哪一种观赏鱼最好养最适合新手饲养。那好吧,又到了给各位养鱼新手朋友推荐,最好养的观赏鱼的时间了。不过首先在大家咨询之前,大家要知道,咱们家里的饲养环境是怎么样的?因为养什么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轻松养水,快乐养鱼!在观赏鱼的大家庭中,有很大的一类观赏鱼,它们是不会惧怕缺氧的,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斗鱼科的观赏鱼,还有鲇鱼、鲶鱼、鳗鱼、鳝鱼以及比较古老的一些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比如养鱼老道、水质白浊,养鱼老道、观赏鱼黑斑、腐烂病等。好像很多新手鱼友的感觉就是,有了一个鱼缸养鱼,品种不算高档,鱼缸有效,再不把过滤系统给整的高档点,那还有什么看点呢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比如养鱼老道、水质白浊,养鱼老道、观赏鱼黑斑、腐烂病等。为什么有的鱼友说,我的鱼缸即使混得看不见鱼,这个水质也很好,观赏鱼也不会死,也从不患病。而有些鱼友的鱼缸,但凡水质
哗仔说鱼大鱼缸来小鱼缸,有的圆来由的方。哪种鱼缸适合我?孰优孰劣费思量。欢迎大家再次回到哗仔说鱼。对不起,我是哗仔!今天是《观赏鱼新手100问第二辑》,主题是:如何为自己选一款满意的鱼缸。不废话,听哗仔说说鱼缸那些事儿~本文适合观赏鱼小白,
看老道文章,学老道养鱼,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冬天到了,很多饲养热带鱼的鱼友,心里又会肝颤了,特别是家里有超过一米二以上的大鱼缸,室温又较低,而且还必须是高温饲养的观赏鱼品种,比如说罗汉、鹦鹉、龙鱼
大家晚上好!很快一周又过去了,明天周一,祝大家周一开门红!刚刚给家里的鱼缸换完水,今天我们和大家聊聊,为什么观赏鱼缸应该换水,是否真的有免换水的鱼缸?换水的方式方法也是有讲究的,比较科学的换水应该怎么操作呢?首先我们聊聊,如果鱼缸长期不换水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最近连续收到很多的鱼友关于鱼缸水质调理不清的案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在用比较小的鱼缸来饲养中大型观赏鱼,所以说,在这个鱼缸水质上我们想要去保持住,就显得难上加难。一般来讲,我们把各种小型的卵胎生观赏鱼、灯科鱼等,都会列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让我们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在水族圈内,有很多观赏鱼是常年不衰的,特别是在鱼店里,很多古老的品种一直都有保留,比如说孔雀鱼、鹦鹉鱼、地图鱼、灯科鱼之类的。但是呢,每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在上一篇文章中,养鱼老道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了一些蓝色系的观赏鱼,真的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蓝色的观赏鱼数量尽然那么多,但是黄色的观赏鱼数量绝对不多,养鱼老道试着再给大家总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今天养鱼老道盘点了一下,家中备有的各种观赏鱼口粮,大致上算下来,光是鱼饲料就有五六种,包括了小颗粒、中颗粒、大颗粒和微颗粒的对虾饲料等。而自制的鱼虾汉堡还有两种,一种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很多的新鱼友一直想让养鱼老道给大家推荐一些饲养起来比较皮实的观赏鱼品种,事实上市面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观赏鱼都比较容易饲养,同一种观赏鱼,有的鱼友能够把它们饲养的很好,而有些鱼友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如果说是刚刚饲养观赏鱼的新手,或者说是正要饲养观赏鱼的朋友,大家可能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品种的观赏鱼最容易饲养了。一、什么观赏鱼最容易饲养?1、关于这个问题,很多老鱼友的回答几乎出奇的一致,比如说冷水鱼中的草金鱼啊,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好的观赏鱼,是靠不断投喂增强体质和及时换水,才能把它们的状态调理出来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假设我们家中的鱼缸较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保证及时给它们更换水质,最